Chemistry Services

Home
Home

Catalog Search
Catalog
Search


纳米抗体30周年:行业新生赛道的机遇与挑战

抗体药物作为时下生物药领域的最主流研究方向之一,在全球医药市场具有重要地位。在全球药物销售榜单中,抗体药物常年占据TOP席位。随着抗体开发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的日趋成熟,新兴抗体产品逐渐掀起了新的开发热潮。其中,纳米抗体作为抗体领域的“明日之星”,因其兼具了抗体的特异性以及小分子的组织穿透性等优点而备受瞩目。

2018年,由Ablynx公司(后被赛诺菲收购)开发的全球首款纳米抗体药物Cablivi®(Caplacizumab)获欧盟批准,用于治疗成人获得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aTTP),开启了纳米抗体这一新型抗体形式的商业化道路。2022全年,该产品全球销售业绩达2.11亿欧元。


药融圈旗下,药融云数据www.pharnexcloud.com显示,目前国内在纳米抗体领域有所布局的企业有康宁杰瑞、信达生物、博生吉、友芝友、普米斯、科望医药、普瑞金、晶准生物等,也有提供专业纳米抗体研发与生产服务的企业如百英生物、耀海生物等。


和许多生命科学领域的突破类似,纳米抗体最初是来自于高校内一个看似偶然的“意外发现”。

20世纪80年代末,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VUB)的免疫学家Raymond Hamers教授指导学生开展非洲昏睡病的病原体研究。有一天,两个学生向他抱怨,认为从人体血液中分离纯化抗体可能会使他们染上疾病,并且他们拒绝从小鼠体内取血液进行研究。于是Hamers教授从实验室冰箱里翻出来一瓶用于研究非洲昏睡病的冷冻单峰骆驼血清,并让学生分离纯化骆驼抗体。(另一说是学生认为原来的任务缺乏挑战性,要求教授给他们布置一些更具原创性的任务)


结果令人惊奇,他们发现从骆驼血液中分离纯化的一些抗体并不属于脊椎动物的标准类型,而是一种全新的、结构更简单的免疫因子。针对骆驼抗体的研究迅速从学生实验转变为Hamers教授团队的主要研究项目之一。1993年,团队在《自然》杂志上首次报道了骆驼科动物体内存在一种天然缺乏轻链的重链抗体(HcAb)。后来研究人员在美洲驼、羊驼、软骨鱼类体内也发现了这类重链抗体,并衍生出了仅含有重链可变区(VHH)的单域抗体,由于其分子质量只有12~15 kDa,是普通抗体的约1/10,晶体直径为2.5nm,长4nm,因此也被称为纳米抗体(NanobodyNbVHH。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当时手握一系列VHH专利,最终衍生出了Ablynx公司,可以说是从基础科研到临床应用转化的一个经典案例。

image.png

与传统抗体相比,纳米抗体的特性赋予其显著优势:


纳米抗体比常规抗体更为稳定,可在高温条件下保持生物活性,易于运输和储存,也可在强酸强碱条件下保持稳定,易于制备口服制剂;


纳米抗体的结构特征使其深入抗原,更容易识别传统抗体无法捕获的抗原


因纳米抗体分子量是传统抗体的约1/10,组织穿透性更好,可进入肿瘤组织,也可穿过血脑屏障;


作为国内微生物表达体系CRDMO先驱企业,耀海生物的纳米抗体技术平台具有多体系、广覆盖、多样性的全生态表达能力等特点,现有的表达系统包括:E.coli 原核表达系统、酵母表达系统(毕赤酵母)、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系统,可熟练运用多种表达宿主菌,提供从菌株构建、多功能纳米抗体表达与纯化、大规模发酵生产的一站式纳米抗体研发生产制备服务。

image.png

自30年前被首次报道以来,纳米抗体凭借着优良的特性,吸引了大批团队的兴趣,目前已在科研、诊断和疾病治疗领域实现了应用。


在科研中的应用作为亲和捕获试剂,纳米抗体分子量小且为单域结构,因此具有更高的结合表面容量和更低的非特异性结合率,可在温和条件下洗脱,并且其高稳定性允许重复使用;作为结晶伴侣,纳米抗体能够将蛋白质锁定在特定构象中,稳定柔性结构域,并保护聚集表面不受溶剂的影响,被用于许多蛋白质结晶研究;纳米抗体还可应用于细胞内靶点成像和免疫调节,可在与荧光蛋白融合的细胞内表达,跟踪胞内抗原的活性,也可功能性地敲除胞内抗原,并与信号肽融合以靶向特定的亚细胞区域。


在诊断中的应用纳米抗体可作为新型生物传感器的探针,用于医药、环境和食品分析等领域,其位点特异性官能团易于引入,并且因其体积较小,允许高容量结合表面,从而获得更高的灵敏度。在体内诊断中,纳米抗体可用作无创分子成像的示踪剂,以研究疾病过程,因其体积较小,可快速渗透组织和血液。


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由于纳米抗体分子量小,能在体内快速扩散,可用于抗蛇毒疗法,且与毒素结合之后的复合物依然体积较小,可以被肾脏迅速清除;纳米抗体可特异性识别、中和病毒及其它致病微生物的特殊结构蛋白,因此可开发为抗感染药物;此外,纳米抗体可基于配体-受体相互作用从而治疗疾病,还可构建为双特异性抗体、工程化纳米抗体融合蛋白、基于纳米抗体的CAR-T疗法,或与毒素/酶偶联形成纳米抗体偶联药物(NDC),与核素偶联用于精准化放疗。


纳米抗体虽然优势明显,但在实际应用中依然面临挑战:首先,产生纳米抗体的重链抗体只能从骆驼科或鲨鱼等动物体内获得,往往需要更大规模和更复杂的畜牧或养殖场地,因此大规模稳定的生产纳米抗体面临着挑战;其次,由于纳米抗体分子量小,半衰期短,作为靶向治疗药物时如何实现药物全身分布且延长药物半衰期是一项挑战;此外,纳米抗体作为靶向疗法时,免疫原性和功能化等问题也依然需要解决。


专注于抗体早期发现的CRO龙头企业百英生物拥有自建羊驼基地。其新一代纳米抗体开发平台依托行业领先的高通量自动化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系统,借助于单个B细胞抗体开发和噬菌体展示平台,可提供基于HCAb纳米抗体研发与生产的全方位的服务。同时,百英生物还拥有纳米抗体天然库筛选对外服务,比常规通过免疫方式节省1个半月,适用于低免疫原性和毒性抗原的筛选。


虽然目前纳米抗体尚属于行业“新生赛道”,但随着针对纳米抗体研究的深入与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应用成果问世将为纳米抗体带来巨大市场机会。在纳米抗体“30周年”之际,我们不无理由相信,纳米抗体在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可能性。


2023首届纳米抗体药物创制国际高峰论坛将于2023年5月19-20日在江苏泰州中国医药城召开,论坛邀请了多位纳米抗体领域资深大咖,共同研讨纳米抗体的研发与工艺,解读国内外研究进展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论坛还特设耀海生物微生物表达CDMO产业化基地以及百英生物羊驼基地参观环节。

会议时间 | 2023年5月19-20日

会议地点 |江苏泰州 中国医药城万怡酒店

主办单位 | 中国医药质量管理协会

承办单位 |泰州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

协办单位 |江苏耀海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上海百英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西纳米抗体研究重点实验室

媒体支持单位 | 药融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