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mistry Services

Home
首页

Catalog Search
产品搜索

首批辉瑞新冠口服药已送往吉林长春等抗疫一线

据悉,3月19日中国医药与辉瑞公司合作的第一批新冠病毒治疗药物Paxlovid已运达中国医药大兴物流中心,所有货物按照进出口相关防疫要求,运输全流程闭环管理,已完成清点入库等相关工作。

中国医药的工作人员表示,公司收到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医疗物资保障组)和吉林省工信厅相关函件,需紧急调运一批新冠肺炎治疗药物支援地方抗疫。

辉瑞Paxlovid为口服小分子抗新冠病毒治疗药物,用于治疗成人伴有进展为重症高风险因素的轻至中度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据辉瑞在2021年公布的研究性新型COVID-19口服抗病毒候选药物Paxlovid研究结果,中期分析显示,该药物将高危新冠患者住院和死亡风险降低了89%。

3月9日,中国医药发布公告称,公司与辉瑞公司签订协议,公司将在协议期内(2022年度)负责辉瑞公司新冠病毒治疗药物Paxlovid在中国大陆市场的商业运营。

3月1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修订要点显示,国家药监局批准的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Paxlovid)特异性抗新冠病毒药物被写入诊疗方案。

3月17日,Paxlovid经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海关验收后,办结全部进口通关手续。

首款在中国获批的新冠口服药

2月12日,国家药监局发布消息称,根据《药品管理法》相关规定,按照药品特别审批程序,进行应急审评审批,附条件批准辉瑞公司新冠病毒治疗药物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即Paxlovid)进口注册。

2021年12月22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紧急批准了辉瑞公司的口服新冠药Paxlovid用于12岁以上且体重至少为 40 公斤人群,使其成为美国首个获批的口服新冠药物,一种专门用于对抗SARS-CoV-2的3CL蛋白酶抑制剂。不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强调,Paxlovid未被授权用于COVID-19的暴露前或暴露后预防,获批用于对因严重或危重COVID-19而需要住院治疗的患者进行治疗。

支持Paxlovid的主要数据来自EPIC-HR,这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研究Paxlovid用于治疗实验室确诊为SARS-CoV-2感染的非住院有症状的成年人。数据表明,与安慰剂相比,在症状出现的三天内,接受PAXLOVID治疗的患者与COVID-19 相关的住院或因任何原因死亡的风险降低了89% ,治疗组没有死亡。在症状出现的五天内观察到类似的结果。且辉瑞表示,最近的实验室数据表明,Paxlovid对奥密克戎毒株依然有效。

国内5家药企获得仿制权

3月17日晚间,日内瓦药品专利池组织(MPP)在官网发布消息称,已和12个国家的35家企业签订协议,允许其仿制生产辉瑞新冠口服药Paxlovid成分之一奈玛特韦(nirmatrelvir)原料药或制剂。在这份企业名单中,也包括中国的5家药企,分别是复星医药、华海药业、普洛药业、九洲药业、上海迪赛诺。早在3月17日白天,市场就传出了上述5家药企可以仿制辉瑞新冠口服药的消息,并引爆了股价,截至当日收盘,复星医药涨超7%,华海药业涨近3%,普洛药业涨0.57%。

不过,上述5家药企仿制的口服药并不能在中国销售,据复星医药发布公告称,确已获得许可生产新冠口服药,但是根据协议,获许可销售的区域只限于印度、巴基斯坦、科特迪瓦等95个中低收入国家,而且在“特别风险提示”中注明,其中不包括中国。这就意味着,国内的患者想要使用Paxlovid的话,不能通过MPP授权模式获得该药物。

早在2021年11月16日,辉瑞曾宣布,其研发的新冠口服药物Paxlovid已与MPP达成了自愿许可协议,只要这种口服新药得到各国监管机构的使用授权,仿制药企就能向MPP申请授权,从而向95个低收入国家提供该药,共覆盖全球约53%的人口。但中国并不在这95个低收入中国之中。

仿制药价格低但上市不易

MPP是一种公益项目,旨在以更可及的价格向中低收入国家供应特需药品,新冠口服药即为其中之一。

至于价格,复星医药和华海药业均表示将按实际成本(可通过第三方审计核实)加上合理加价(经协商)进行供应,鉴于本次许可旨在帮助95个中低收入国家可负担地获取许可产品,相关定价预计将低于原研产品或在其他中高收入国家的售价。

根据公开资料,辉瑞Paxlovid在美国的定价是:为期5天疗程,美国政府需要支付约530美元(约合3367元人民币)。此前辉瑞也表态称,在疫情期间,会根据每个国家和地区的收入水平进行分层定价。

虽然获得授权,但是中国药企仿制仍然面临着重重挑战。据悉,Paxlovid合成路线较复杂,核心中间体SM1和SM2合成具有一定壁垒。SM1合成涉及-120℃超低温深冷反应和氰化物反应,具有较高的生产资质壁垒,也是短期供应存在瓶颈的重要中间体。

此外,Paxlovid是组合药,此次非独家许可并不包括药物利托那韦(ritonavir)的生产。利托那韦的原研厂家是艾伯维,该药仿制不易。由于该药属于难溶性的药物,很难获得与原研药品同样的人体内生物等效,全球已仿制出且通过生物等效性研究的企业并不多。

中国有迪赛诺化学制药、上海宣康海门药业、万全万特制药3家获批生产。歌礼制药的利托那韦片于2021年9月获NMPA批准上市,是中国唯一通过生物等效性研究并获批上市的利托那韦片。

对于获得仿制生产奈玛特韦/利托那韦组合包装的企业而言,如何解决利托那韦的供货,或面临一定的考验。

参考来源:

1. 21世纪经济报道 
2.第一财经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