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新冠疫情以来产生了多种变种,而疫苗的开发策略也逐渐出现了多价态化来应对病毒变种的可能。
近日(4月21日)CureVac公司宣布了与GSK联合开发的二价第二代新冠肺炎疫苗候选物的临床前数据,数据显示,在接种的动物暴露于β或δ(delta)变种期间,二价mRNA疫苗显著降低了动物体内的病毒载量,此外,接种的动物中还表现出针对Omicron变体的中和能力,更重要的是,对这款二价法疫苗进行技术改造,有可能对新出现变异提供更广泛保护。

在与德国弗里德里希-雷夫勒研究所的临床前研究合作中,他们选取了K18-hACE2(表达人源ACE2基因)的转基因小鼠作为模型,并在第0天和第28天分别为它们注射了二价候选物疫苗和单价候选疫苗,并就单价候选疫苗和多价候选疫苗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尽管每种变体mRNA仅含有一半的剂量,但组合的β/δ候选疫苗引发的中和抗体滴度完全可与各自变体的单价候选物相比。

图:双价SARS-CoV-2 mRNA疫苗可诱导大量病毒中和滴度和肺T细胞作出反应此外,研究还显示,除了含有Beta和Delta s蛋白序列的双价疫苗组外,其他组对Omicron ba1的中和抗体滴度均显著降低。关于二价疫苗的研究,Moderna近期就发布了II/III期临床数据,同样也可有效针对β,δ,omicron三项变种,二价疫苗有可能是应对新变种的潜在手段。
参考文献:
https://www.biorxiv.org/content/10.1101/2022.04.20.485440v1.full.pdf
在国家政策的号召下,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为“一带一路”保驾护航,建立连通中西部的枢纽城市,也是为了推动成渝地区的生物产业发展,突破新型疫苗的技术壁垒,促进国内外疫苗企业的交流,在中国疫苗行业协会供应链分会的指导下,由成都市高新区生物产业专家联合会联合佰傲谷BioValley共同举办的2022疫苗创新高峰论坛将于2022年6月1-2日在成都举办。
本次会议将重点邀请相关监管部门领导、海内外专家学者、行业领袖等共同参与,聚焦重组疫苗、腺病毒疫苗、核酸疫苗、灭活疫苗等多种疫苗品种,从疫苗生产工艺的创新、管理制度的完善、临床研究的成果等方面展开讨论,旨在积极推动产业上下游的交流,携手打造全链条疫苗产业,形成疫苗企业协作网络,协同解决疫苗创新进程中的难点、堵点和痛点,助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