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mistry Services

Home
首页

Catalog Search
产品搜索

在新冠病毒面前,有人可以百毒不侵?

据报道,成千上万反复接触新冠病毒的人从未得病。虽然对病毒感染的抗性基因并不普遍,但这种情况的发生引发了人们的兴趣。

科学家们正在研究抗性的原因,希望他们的基因组能为新的治疗方法提供线索。

去年,COVID Human Genetic Effort项目开始招募志愿者,重点是那些接触过病毒但没有被感染的医疗工作者,以及健康的成年人,他们生活在一个有配偶或伴侣感染的家庭里,虽然反复暴露在病毒环境中,仍然没有感染。

科学家们怀疑这些个体有可能携带一种突变,从而对病毒产生抵抗。一个很有希望的靶点是编码人类ACE2受体的基因以及调节其在细胞表面表达的基因(新冠病毒必须结合ACE2才能进入细胞)。改变受体结构和表达的突变可能会阻止病毒结合并防止感染。

洛克菲勒大学遗传学家Jean Laurent Casanova表示,到目前为止,ACE2最有可能。基因变异的ACE2有正常功能,但不会与病毒相互作用。

image.png

基因突变和病毒抗性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任何感染的结果都取决于病原体的特征,科学家倾向于更多地从按照毒力将病原体分类,是烈性病原体还是温和病原体。宿主以及基因是否影响抵御感染的能力相对较少关注。

然而,在过去20年左右的时间里,科学家们一直进行全基因组关联研究,以确定可能与特定疾病有关的某些基因或DNA区域。他们通过比较感染者和健康者的基因序列,寻找突变和抗病毒之间的相关性。

1996年,分子生物学家斯蒂芬·奥布莱恩和他的同事们发现了一种罕见的基因突变,可以抵御导致艾滋病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大多数人的蛋白质受体主要存在于某些免疫细胞表面,称为趋化因子受体5(CCR5)。HIV通过这种受体与细胞结合并进入细胞。但奥布莱恩的团队发现,有些人有一种突变,产生一种缺陷受体。

延伸阅读:FDA全面暂停CCR5抗体新冠在美临床开发;舒泰神C5a抗体新冠重症III期临床失败

CCR5 Delta 32基因突变可以抵抗HIV病毒,一般来说需要两个突变的CCR5 Delta 32基因,分别从父母双方中得来。单拷贝突变只能减缓患者发展为艾滋病的速度,并不能阻止病毒感染细胞。

奥布莱恩说:“Delta 32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它让人们相信遗传学很重要,而且有可能产生遗传抗性。”

此外,科学家们还发现了另一种基因的突变,该基因对某些诺沃克病毒株具有耐药性,诺沃克病毒株是全世界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因。这种突变阻止诺如病毒进入人类消化道的细胞。

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诺如病毒研究者Lisa Lindesmith说:“换句话说,你要么让病毒进入细胞,要么不进入细胞。如果你的细胞缺乏病毒进入的通路,不管接触多少病毒,你都不会被感染。”